因为我们节能减排所有的目标都是向全社会公布的,也是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要负责的。
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上公开表示,十二五期间的减排方式,要从十一五期间的工程减排为主转换到结构减排为主。所谓工程减排,就是电厂上脱硫设施和企业上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如果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数,那么A省显然比B省进一步减排的难度更大。前述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对记者表示,这一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十三五和更为长远的减排战略安排,必须妥善解决。所谓结构减排,就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来实现总量减排,而这需要各个部委的积极配合。然而,一个更大的挑战是,由于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控制的三大原则之一是淡化基数,所以2005年的基数是否准确、是否科学让人怀疑。如今脱硫机组的装机能力是2005年以前的十倍,从4000万千瓦增加到4.7亿千瓦。
前述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认为,这次要动真格的了。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员对记者说。当然,发展中国家也做出了要积极采取相应的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减缓行动的力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资金、技术转让可能会是确保坎昆会议取得成功的一个金钥匙。网易财经:我们在透明度上,最近也传来了一些信息,就是可能会放松一些方面之前提出的一些策略,这一点能不能介绍一下?苏伟:我想我们的立场是一贯的,不存在我们要放松要什么,我们一向认为,对任何政府的活动,都是公开、透明的。同时发达国家要兑现他们在提供资金、技术转让方面的一些义务和承诺,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中国家肯定也会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采取积极的措施和行动。网易财经: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次坎昆会议实际上是细化哥本哈根协议的一次会议?苏伟:这次会议实际上也是在公约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的基础上,按照哥本哈根协议当中包含的政治共识,能够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实实在在这几个字大家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苏伟:比如说大家能够统一设立一个关于长期资金的机制,这应当说是一个比较实在的成果。期望落实巴厘路线图路线网易财经:我们代表团官方的预期大概是什么样的?苏伟:从代表团的角度可能最希望的还是坎昆会议能够在落实巴厘路线图路线,能够在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方面能够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安排。
当然透明度是一个程序性的问题,既然发达国家承诺了指标,他们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就应当有非常明确的规则来确保他们落实了这样的减排指标。坎昆会议还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会议,主要还是着眼于能够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能够往前走,能够尽可能的取得积极的进展,为下一步的谈判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在这次坎昆会议上能够就如何落实这300亿资金,特别是要增加资金提供的透明度的问题,他们光说自己提供了多少钱还不算数,大家应该有一个比较公开、明确的信息,这些钱究竟提供了没有,从哪个来源,是现有的变了一个名称还是说确实拿出了一些钱,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现在实际上《京都议定书》应该说是在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如果说不减少,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话,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以下是问答实录:坎昆会议将尽可能去的积极成果网易财经:非常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苏伟认为,资金和技术是坎昆会议的金钥匙。因为我们节能减排所有的目标都是向全社会公布的,也是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要负责的。
企业应当是降低碳排放强度,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一个主体,政府政策的引导,激励甚至一些其他的靠经济的、市场的手段来推动这项工作,鼓励企业,促使企业采取能够有助于节能减排,有助于环境友好,有助于气候友好的这样一些相关的活动,政策方面可能方方面面的政策都可以,包括财政的、税收的和一些经济方面的激励措施,甚至还会考虑使用市场的一些有利的机制,多管齐下,通过采取综合的措施来实现我们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一些具体的目标。首先是什么透明?首先得有一个减排的义务的问题。
资金和技术是坎昆会议的金钥匙网易财经:你曾经提到过金钥匙就在资金和技术转让这一块。实际上对发展中国家来讲,透明度并不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我们也不敢奢望坎昆会议上一定在这方面有多大的成果,但是至少在这个问题上,《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应该继续维持下去,继续有一个第二承诺期,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是减排问题。资金问题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快速启动资金的问题,去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发达国家做了表示,要在今年三年,今年已经过去了,要提供300亿美金的快速启动资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活动。当然,有关的细节,如何管理这个资金的问题,可以随后再继续进行谈判、磋商。苏伟就中国政府整体态度、以及在减排、透明度、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多边的国际合作的进程,能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中国将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继续促进节能减排网易财经:我们知道绿色经济中公民的责任是非常大的,这里面不仅是个人,而且还包括企业公民。
包括在技术转让上能够有一个共识,就技术转让、技术合作建立一个机制的话,这也是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是实实在在的。十一五我们在体制、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规则,这也是国内行动透明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实际上也是落实哥本哈根会议上所达成的这些重要的政治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既是落实哥本哈根会议有关成果的一次会议,同时也是进一步推动加强公约议定书,实施国际进程的一个重要的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
此次大会会达成何种成果,中国政府对此次会议的预期是什么?我们采访了气候谈判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苏伟。因为减缓行动透明度跟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的透明度是相互关联的,是一个一揽子的,你给了钱,给了多少钱,这应该也是一个透明的过程,你给了钱做了什么事情,也有一个透明的问题。
网易财经:国际这一块呢?苏伟:国际上也没有什么问题,我觉得不存在为了坎昆会议突然觉得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做出妥协、让步。期待美国在谈判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网易财经:美国是这次谈判一个比较重要的力量,中国对美国的期待是什么?苏伟: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策也做了一些调整,特别是奥巴马当选总统以来,他做了一些积极的表示,也是在绿色新政,在新能源开发方面,也结合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复苏采取了一些措施,当然,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能够采取一个更加积极的态度,能够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也是国际社会期待的。实际上也许是对中国一贯的立场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实际上中国在透明度,在三可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这次大会国内的预期都比较低,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坎昆会议?苏伟:预期高低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不存在高和低的问题。
当然,它也是有一些前提条件的,第一是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照顾到他们的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等一些更为紧迫的任务。这也是资金问题能够取得一个实质性成果的重要保证。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方都做出了积极的表示,表达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国际合作的意愿。标题4 :苏伟:应在长期资金机制上达成成果网易财经:解振华主任也提到了应该在资金和技术转让上达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发达国家应大幅度减排温室气体网易财经:在减排和透明度方面,中国政府有什么样的期待?苏伟:减排、透明度都是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当中一些重要的问题,当然,刚才也提到了有资金、技术转让、适应的问题,特别是适应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注的。减排问题上也是非常明确的,发达国家200年工业化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问题,他们要承担责任。
网易财经:昨天谢主任说希望美国发挥领导人的作用,我们期待他在哪些方面能发挥领导人的作用?苏伟:美国的领导作用,实际上也就是涉及到整个谈判进程当中他要发挥一个领导作用,比如说在减排方面,在提供资金技术方面,主要还是要兑现他们在公约和相关的法律文件当中已经做出的法律方面的承诺,实际上就是履行他们的法律义务,他们应当这么做。当然,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发展型社会,能够确实通过节约、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资源来降低我们经济增长的碳的排放和能耗的强度,切实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这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按照公约议定书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他们应当大幅度的量化减排温室气体,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减排的问题,很显然你要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离不开减缓的问题。
中国节能减排越往后难度越大网易财经:日前有消息说,十二五单位GDP减排的目标会比十一五低,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一目标的降低?苏伟:不管怎么说,一般来讲从降低单位GDP能耗也好,单位GDG二氧化碳强度也好,越往后难度会越大,因为相关的一些措施,包括淘汰落后的,你该淘汰的都已经淘汰掉了,所以这方面的潜力在减少。只要国际社会能够在这个进程下开展积极的合作,我想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会逐步的得到落实
当然,从我们国家自身来讲,我们十一五期间明确设定了要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还会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的目标纳入到规划当中,这些问题我们也会制定相应的统计、核算、考核、评估的一些制度和办法。只要国际社会能够在这个进程下开展积极的合作,我想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会逐步的得到落实。
资金和技术是坎昆会议的金钥匙网易财经:你曾经提到过金钥匙就在资金和技术转让这一块。苏伟就中国政府整体态度、以及在减排、透明度、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